面对包装行业的寒冬,企业需从战略布局、技术升级、政策利用和市场开拓等多维度突围。结合行业趋势与最新政策,以下是具体应对策略:
一、深耕核心市场,强化高端化与差异化竞争力
聚焦高附加值领域
头部企业通过筛选优质客户、锁定高端市场实现逆势增长。例如,铭丰包装专注酒类包装,将奢侈品工艺(如木盒设计、多材料集成)引入酒包领域,通过差异化服务吸引茅台、五粮液等龙头客户。建议企业围绕消费升级需求,开发定制化、智能化包装(如带温度传感器的食品包装),或拓展医疗、电子等抗周期领域。2025 年医疗包装市场规模预计达 1.74 亿元,智能化技术普及将带来新机遇。
优化客户结构,提升议价能力
避免低价竞争,优先与有长期合作潜力的企业绑定。铭丰包装明确拒绝 “低价格、低价值” 客户,通过筛选客户维持品牌溢价。企业可通过行业协会(如遵义市包装行业协会)对接本地核心需求,例如遵义市白酒包装配套率已达 81.6%,加入协会可获取产销对接资源,提升本地订单占比。
二、技术升级与绿色转型:降本增效的双重引擎
智能化改造提升生产效率
引入 AI 和工业互联网技术解决质量管控、能耗优化和柔性生产痛点。例如,新华三的 “AI + 工业互联网” 方案通过物联网监控设备预测维护需求,降低停机时间;胜达集团的 AIGC 大模型 “小方” 实现 60 秒生成可印刷设计方案,提效 80%。企业可申请设备更新补贴(如国家超长期国债支持),优先升级智能检测、数字化管理系统。
绿色材料与循环经济布局
政策驱动下,循环包装市场 2025 年将突破 800 亿元,企业应布局可降解材料和循环模式。例如,铭丰包装研发兼顾生产环保性的可降解材料,并通过设计实现包装二次利用。同时,关注碳积分交易体系,循环包装减碳量可转化为经济收益。对于纸包装企业,需应对原材料涨价压力,可通过长期合同锁定纸浆价格,或转向再生纸、竹纤维等替代材料。
三、政策红利与区域协同:本地化与全球化并行
利用地方政策与行业资源
遵义市通过《促进白酒包装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》提供金融支持(如 “中小企业信用贷”),并推动白酒包装配套产业升级。企业应积极申请地方专项基金,加入行业协会获取产销对接机会。此外,国家政策鼓励设备更新(如安徽的技改贴息),符合条件的企业可降低融资成本。
开拓海外市场与标准输出
欧盟政策松绑后,环保材料企业(如方大新材)凭借植物基可降解材料规避碳关税,抢占欧洲高端市场。企业可重点布局 “一带一路” 沿线,利用跨境电商包装需求(2025 年规模预计达 1083.6 亿元)拓展海外业务,同时参与国际标准制定,提升话语权。
四、组织变革与人才储备:构建可持续竞争力
组织柔性化与供应链协同
采用 “双市场驱动” 策略,如铭丰包装坚持 “国内 + 海外” 并重,分散风险。同时,与上下游企业共建联盟,例如与原材料供应商签订长期协议锁定成本,或与电商平台合作开发定制化包装方案(如京东的智能分拣包装)。
人才升级与校企合作
印刷包装行业需复合型人才,企业应与职业院校合作开展定向培养。例如,江苏省推动校企共建实训基地,强化数字化技能培训。企业可参与政府支持的技能提升项目,或引入外部专家优化管理流程,如 AI 系统操作培训、绿色生产认证等。
五、风险对冲与现金流管理:筑牢生存底线
多元化客户与市场
避免过度依赖单一行业,例如白酒包装企业可同步拓展快消品、奢侈品市场。铭丰包装通过跨行业技术迁移(如将海外市场的服务经验引入国内)实现业务多元化。
优化现金流与成本控制
应对原材料涨价(如 2025 年纸价普涨 30 元 / 吨),企业可通过期货工具锁定价格,或申请 “浆纸价格倒挂” 补贴。同时,利用政策红利降低税费,如研发费用加计扣除、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。
结语
包装行业的寒冬既是挑战也是洗牌机遇。企业需以 “高端化、绿色化、智能化” 为核心,结合地方政策与行业趋势,通过技术创新、市场深耕和组织变革构建护城河。正如铭丰包装所言:“寒冬期更要坚定价值导向”,唯有长期主义的战略定力与敏捷的战术调整,才能在行业分化中实现突围。
评论(0)